近日,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《關于印發中央企業所屬“雙百企業”“科改示范企業”2022年度專項考核結果的通知》,中冶武勘以優異成績獲評“科改示范企業”2022年度專項考核“優秀”等級。
近年來,中冶武勘堅定科技型工程公司轉型發展方向,在中國五礦、中冶集團領導下,按照“國企改革三年行動”總體要求和部署,扎實開展“科改示范行動”,沿著市場化改革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向持續發力,堅守勘察之基,做強設計之魂,打造研發之本,從單一環節業務向工程全生命周期業務轉型,聚力打造特色細分領域EPC全過程服務能力,構建主業特色突出的“四個板塊、八個業務方向”業務體系,建設勘察行業領先的科技型工程公司。中冶武勘實現了“三年再造一個新武勘”階段性戰略目標,2022年企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較2019年末均實現倍增,正在向著“五年實現翻兩番”奮斗目標闊步前行,走出了國有勘察企業借力“國企改革”促進企業轉型發展,建設科技型工程公司的“武勘模式”。
在市場化改革方面,中冶武勘積極構建科技型企業公司治理體系;打造運營管控型總部,強化穿透式管理;制定武勘版的“進步指數”考核體系;深化三項制度改革。管理人員競爭上崗、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,員工市場化退出比例等大幅提升,均高于央企平均水平。建立健全各類激勵機制,實施崗位分紅激勵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收益分紅激勵、工程項目契約化管理及營銷激勵等,實施激勵以來,公司新簽合同額實現翻兩番,成功破百億。
在科技創新改革方面,中冶武勘被評為2022年度中冶集團科技創新先進單位,入選湖北省高新技術百強企業。建立完善“一站兩院四中心七個直管研發項目組”科技創新平臺,聯合組建“湖北省深地儲能技術創新中心”“中冶武勘—中國地大綠色巖土技術聯合創新中心”,擴展科技研發生態圈;開展有組織地學習,有組織地研發,獲批湖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,分批組織科技人員到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在職深造攻讀在職碩士、博士;積極對接國家戰略,開展專項科技成果研發,圓滿完成大洋科考任務,展現“資源保障主力軍”擔當;共建大冶市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,進軍氫能產業;建設了華中地區首個江水源綠色低碳能源站——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江水源集中供冷供熱能源站;依托數字化技術,積極打造“數字基座”,已成功實施包括國內首個智慧城市樣板工程“智慧阿克蘇PPP項目”、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孿生鋼廠“智慧鄂鋼全廠可視化系統”在內的多個具有示范意義的數字化項目;引領城市“地下空間”產業發展,實施華中新地標周大福金融中心地下空間工程。
下一步,中冶武勘將全面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和上級集團工作部署,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,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,高質量推進“科改示范行動”,推進公司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助力中冶集團“一創兩最五強”奮斗目標實現,為中國五礦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金屬礦產企業集團貢獻“武勘”力量;為加快建設產品卓越、品牌卓著、創新領先、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,打造勘察行業領先的科技型工程公司,提升國有經濟的競爭力、創新力、控制力、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提供堅強支撐。
據悉,“科改示范行動”是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部署的國企改革專項工程,旨在打造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。本次納入“科改示范企業”2022年度專項考核的共有274戶企業,評為標桿84戶、優秀91戶、良好74戶、合格20戶、不合格5戶。